A-B罗克韦尔 1756-IB32 PLC模块 全新原装
IC200MDL743
IC200MDL750
IC200CBL655
IC200CHS001
IC200CBL602
IC200CHS015
IC200CBL635
IC200CBL615
IC200UAL006
IC200MDL742
IC200UDD040
IC200MDL740
IC200CHS002
IC200CBL555
IC200CBL605
IC200UDD110
IC200MDL730
IC200CBL600
IC200CBL510
IC200CBL545
IC200CBL550
IC200UAR028
IC200CBL525
IC200MDL741
IC200UAL005
IC200CBL520
IC200MDL650
IC200UAA007
IC200MDL643
IC200CBL601
IC200CBL500
IC200CHS012
IC200CBL230
IC200CBL501
IC200CBL120
IC200UAL004
IC200UAA003
IC200MDL636
IC200MDL331
IC200CBL002
IC200TBX520
IC200CBL105
IC200BEM103
IC200CBL110
IC200CBL001
IC200TBX440
IC200UAR014
IC200MDL632
IC200MDL329
IC200MDL244
IC200BEM003
IC200MDL635
IC200MDL243
IC200MDL330
IC200ALG432
IC200TBX364
IC200MDL241
IC200TBX464
IC200TBX223
IC200BEM002
IC200ALG630
IC200TBX264
IC200UDR020
IC200BEM104
IC200TBX240
IC200MDL240
IC200TBX540
IC200TBX214
IC200MDL640
IC200ALG431
IC200ALG430
IC200TBX228
IC200TBX420
IC200TBX340
IC200ALG620
IC200ALG325
IC200MDL144
IC200ALG328
IC200TBX320
IC200MDL143
IC200ALG326
IC200MDL141
IC200TBX164
IC200MDL744
IC200TBX140
IC200TBX123
IC200MDL140
IC200MDD849
IC200PWR001
IC200TBX210
IC200MDD850
IC200UEX064
IC200UEX015
IC200MDD848
IC200UEX014
IC200ALG331
IC200ALG266
IC200TBX110
IC200ALG320
IC200TBX028
IC200TBX128
IC200TBX064
IC200MDD847
IC200MDD845
IC200TBX220
IC200MDL631
1756-A10
1756-A13
1756-A17
1756-A4
1756-A7
1756-BA1
1756-BA2
1756-BATA
1756-BATM
1756-CFM
1756-CN2
1756-CN2R
1756-CNB
1756-CNBR
1756-CP3
1756-CPR2
1756-DH485
1756-DHRIO
1756-DNB
1756-EN2F
1756-EN2T
1756-ENBT
1756-EWEB
1756-HSC
1756-HYD02
1756-IA16
1756-IA16I
1756-IA32
1756-IA8D
1756-IB16
1756-IB16D
1756-IB16I
1756-IB32
1756-IC16
1756-IF16
1756-IF16H
1756-IF6I
1756-IF8
1756-IF8H
1756-IG16
1756-IH16I
1756-IM16I
1756-IR6I
1756-IT6I
1756-L71
1756-OF8
1756-EN2TR
1756-L72
1734-OB8
1734-IB8
1734-OB8S
2.3 政策驱动+产品完善+新需求+成本占比提升促进国产替代
政策驱动:工控设备涉上游零部件涉及芯片、操作系统、材料等众多关键领域, 随着国际间贸摩擦加剧,以及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工控设备实现自主可控是保 证工业安全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在政策驱动下,工控产品国产替代加速。工业自动 化作为推进信息化、智能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先进行业,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发展方 向。
产品完善:国内工控企业由单产品拓展至多产品,产品矩阵逐渐完善且产品性能 在绝大多数场景均能满足客户要求,且初步具备解决方案的能力,加之国内厂商服务 优于国外,故我们认为目前国内工控企业能够在众多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根据工控网, 在全球范围内,西门子、三菱、ABB 工控产品覆盖*广,日系厂商偏向于伺服和电机 等精密系统,应用于离散自动化。德系厂商偏向于大型控制系统和大功率驱动系统, 流程自动化和离散自动化均有覆盖。国内厂商起步较晚,正在从单产品发展至多产品, 在 DCS、变频器、中小型 PLC、伺服,以及在新的专用领域(光伏、锂电设备)积 累较多,初步具备解决方案能力。
新需求: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电动工程机械、光伏、锂电、半导体等新的制造 需求将助推工控设备国产替代。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 2023 年 2 月 渗透率达到 31.6%,我们预计 2025 年渗透率将提升至 46%。而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 数据,2022 年中国电动叉车渗透率已超过 60%。参考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叉车渗 透率的提升速度,我们预计电动工程机械渗透率将于 2025 年达到 25%,在此电动化 和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和电动工程机械电控、电驱、伺服系统等工控设备需求高速增长,同时上游零部件和汽车电子的制造需求也将增加工控设备在 OEM 领域的需求。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数据,预计 2022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 2485.4亿元, 2019-2022 年复合增速为 39.82%,我们认为高速发展将带动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的 发展。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机、 分选机、探针台等设备,属于半导体行业产业链的技术先导者。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 发展,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根据高工锂电和 CPIA 统计数据,2021 年我过锂电设备和光伏设备增速分别高 于 50%和 20%,拉动国产工控设备需求高速增长。我们认为随着锂电、光伏技术的 高速发展,工艺迭代较快,故需要下游设备厂商快速升级解决方案,且提供高质量的 服务,国产设备厂商在该领域具备优势,故将加速工控设备的国产替代。
成本占比提升:我们认为工控设备在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占比越来越高加快了工 控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长久以来客户不愿将工控从国外品牌替换为国内品牌,是因 为工控设备在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占比较低,且替换成本较高(软件生态学习成本、可 靠性验证时间成本等)。但随着制造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单个 设备上工控设备越来越多,工程设备在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占比越来越高,故客户为节 省成本和获得更好的服务,会将国外品牌的工控设备替换为国产品牌。 以钻孔设备为例,发展分为 3 个阶段。第 1 阶段上下料和定位均为手动,只需 2 个轴就能完成钻孔工艺流程;第二阶段,自动上下料,但工件需要定位,共需要 10 轴完成该工艺流程;第三阶段,自动上下料,工件无需**定位,机器视觉方案确定 工件位置后,钻孔机构移动到相应位置进行转孔,工序 11 轴,1 个工业相机系统。 共工控设备需求越来越多,成本占比越来越高。
政策驱动+产品完善+下游新需求+工控设备成本占比提升,内资品牌增速领跑全 球,以伺服领域为例,根据各公司年报,汇川技术在 2021 年通用自动化执行层营收 增速为 99.10%,禾川科技、伟创电气、雷赛智能 2021 年伺服领域营收增速超过 40%, 我们认为未来内资品牌将保持该趋势,实现进一步的国产替代。国产品牌近 12 年持 续采取定制化与低价策略抢占外资品牌份额,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1 年中国 伺服系统市场份额占比*高的仍是日本等外资企业,但是国产企业占比大幅度增高, 其中汇川技术 2021 年市场占比 16.3%,上升 6.5pct。就增速而言,禾川科技、汇川 技术、雷赛智能、伟创电气等国产品牌增速领先,进口替代趋势明显。
3 内资企业赛道切换、管理变革和渠道升级带来新增长
3.1 内资品牌赛道切换带来新动力
从工控产品技术难度来分析,PLC 难于伺服,伺服难于变频器,国内工控企业 产品矩阵逐渐完善,从单产品切换到多产品,我们认为将带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从 产品结构看,工控企业各具优势,有以 PLC 为主要产品并向伺服拓展的,如信捷电 气;有以伺服为主要产品并向 PLC 拓展的,如禾川科技、雷赛智能;有以变频器为 主要产品并向伺服和 PLC 拓展的,如伟创电气等。
从下游行业来看,工控企业纷纷布局需求旺盛的新兴领域(光伏、锂电、新能源 汽车、半导体等),我们认为新领域的需求将提升国产工控设备渗透率。以锂电设备 和光伏设备为例,根据高工锂电和 CPIA 统计数据,2021 年增速分别高于 50%和 20%,拉动国产工控设备需求高速增长。工控龙头汇川技术和英威腾在新能源汽车和 轨道交通领域业务增长迅猛,收入占比高达 20%以上,而禾川科技光伏锂电业务占 比超过 40%,雷赛智能以运动控制系统为主要技术,布局光伏、锂电、机器人、半导 体等精密运动控制下游市场,英威腾网络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约 35%。
从战略布局来看,工控企业逐步从 OEM 市场切入项目型市场,由提供单产品到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度和整体设备价值量,进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根据 MIR 和工控网,2021 年我国工控自动化行业规模为 1970 亿元左右(不含整机),其 中离散自动化和流程自动化占比约为 65%/35%。其中流程自动化中主要以中大型 PLC、DCS、中高压变频器等为主,市场格局稳定。而离散自动化中主要以中小型 PLC、 伺服为主,且下游多为 3C、通信、汽车电子、光伏、锂电设备等新型领域,国产工 控设备渗透快。